必威betway官方网站登录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必威betway官方网站登录举办数字人文经典著作读书报告会

2024-04-11  必威betway官方网站登录

  2024年4月9日晚,数字人文经典著作读书报告会在必威betway官方网站登录榆中校区秦玲堂B404教室开展。刘小毅、马梅、何军胜、陈小娅、高佳奕五位本科生分别作了读书报告。读书分享会由郭茂全教授主持,必威betway官方网站登录跨学科课程《数字人文导论》全体选课同学参加。

  本场读书报告会主要围绕《数字人文导论》(罗纳德·G. 马斯托、艾琳·加德纳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与《新数字人文导论》(苏珊·施莱布曼、雷·西门子、约翰·安斯沃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两本经典著作进行,旨在引导同学们阐发对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学科融合等问题的思考。

  刘小毅同学针对《数字人文导论》中“数字人文的元问题:作者-读者”的内容,做了“数字化时代的作者-读者关系”的分享。她首先列举了数字化时代在网络文学与专业学术创作领域出现的作者与读者交互性增强的现象,并从网络空间特殊性角度进行了分析。继而针对交互性增强带来的“作品解释权”问题,从同人文学与一般网络文学两个层面,从文学理论传统、再创作者与读者的双重身份、市场与经济角度进行了分析。她提到,交互性之滥用与网络空间暴力性相结合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应当寻求网络空间交互性与读者解释权的恰当处境,以促进数字空间中文学作品创作的良性发展。

  郭茂全启发在座同学结合上述分享,思考多种领域的不同文本中涉及的类似关系,并提出“文学治疗”与“医学叙事学”的可行性问题。与谈人郜冰冰同学认为,以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效用主要体现在心理治疗层面,患者通过作者身份在读者反应中寻求认同,或通过读者身份在作品世界观中寻求呼应,都可对其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肯定产生积极影响。医学处方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其长短与患者对其内容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到患者(读者)的接受程度。

  马梅同学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讨论了“化学视角下的数字人文探索”。她首先以数字人文在化学实验、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引入对化学与数字人文学科融合的思考。由此深入到,以数字人文中处理文本文献与实物制品、构建图像与图谱分析、搭建数据库的研究方法一一对标化学领域,介绍了ChemDraw, Mnova, MATLAB等数字人文工具在化学领域的运用,并展望了其余方法应用于化学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光明前景。她呼吁同学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不断创新,促进数字化技术与工具的深入应用。

  与谈人邵亦正同学针对能否以穿戴式人工智能作为违禁药物的解药,促进禁毒事业积极发展进行了讨论,展现了对于科技伦理等问题的思考。与谈人朱万年同学从生物碱对神经元的不可逆角度出发认为不可行,邵亦正还从斯金纳箱实验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工智能装置本质上与违禁药品相同,与谈人宋泉霖同学则从二者作用机制和对人体损害的不同,以及人类满足感具有限额的角度探寻具体进路。

  何军胜同学以广博的视角,架构起认识数字人文学科的宏观体系。他首先从历时性角度介绍了数字人文的起源与发展,指出数字人文是“以数字化技术研究、展示、分析人文领域内容”。在明晰概念后,他从“表征性”“数据收集”“分类和归档”“操控”“分析”“解释”“聚合”“保存”等方面出发,谈论了数字人文的组织形式。他结合自身学科介绍了数字人文在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数字人文与计算机技术之间应当是一种共同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要避免将目光仅仅偏重在技术上。

  郭茂全启发同学们思考AI这一基于数据库与代码的产物是否在回答相同问题时给出同质性甚至相同答案。与谈人付清、何军胜两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及AI数据库的巨量数据及其广博性,认为尽管其具有同质性,但仍不能忽略数据不断更新变化带来的多变性。

  陈小娅同学的汇报围绕《新数字人文导论》中的“超文本文学”展开分析,展示了数字人文背景下“电子文学”的多种可能。她首先以美国超文本小说书写切入主题,展现了传统文学文本与超链接的融合带来的剧情走向多样性。她认为,这与当下的新媒介、新游戏样态、新艺术装置等息息相关,应当围绕其技术发展、实践应用、艺术地位等方面不断深入思考。她以“代码诗学”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从不同诗歌中截取字词短语,以算法重组形成的“空的诗歌”,其本质是对同质性的强调,是数据库带来的“资料优势”的胜利,我们应当注意在应用过程中保持主体地位,不被数据库牵着走。

  郭茂全启发同学们思考创意写作由人转移到AI的可能性问题。与谈人邵亦正同学指出,在部分网络创作平台已出现AI代替人工创作的现象,且在未注明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与谈人付清同学认为,尽管在创新性上可能存在不足,但经过大量数据投喂与反复训练,AI能够创作出较为成功的文学作品。

  高佳奕同学分享了“电影艺术中的数字人文路径”,分析了数字人文对电影史、电影批评与商业电影的影响。她首先在技术层面上,讨论了量化方法对电影文本的分析与可视化的意义,并借用谢尔曼的理论进一步指出量化在研究“文体风格”历史与鉴别作者中的重要作用,由量化发展而来的计量电影学使得对文字、声音、图像、镜头及其间的种种关系的可视化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她继而指出大众批评已形成独特的评价体系的现象,并提出可以采用“远读”的方法对海量的批评内容进行高效高质的提炼,而提炼结果往往被运用于商业电影发展中,数字人文在电影领域更多地导向了社会学与经济学,而非艺术领域。她指出,数字人文目前在电影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技术方面,其未来发展方向应当是进一步切入到电影理论、电影批评与电影史当中,此外,还要关注数字人文对于早期以胶片形式而非数字形式所留下的电影材料的忽略,注重研究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与谈人胡艳婧同学提出经典影片短视频化的现象,认为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电影解说能够扩大经典影片的传播范围,但同时也会带来视觉经验浅层化的不良影响。高佳奕同学认为这一现象是伤害与助力并存,或许有利于电影史的发展,但不利于文本细读式的文本阐释。郭茂全引导同学们对AI书写影评问题的思考。高佳奕同学认为,模型作为统一的标准,是求同的过程,而人则追求创造性价值,AI书写影评或许并不能对于电影批评发展产生较大推动作用。

  本次报告进展顺利,师生交流热烈融洽,与会同学不仅拓展了跨学科知识,而且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产生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起得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与交流作用。

最新更新